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伊朗核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焦点,形势紧张得像一部悬疑大片。就在7月25日星期五,伊朗与欧洲三大国——法国、英国、德国组成的E3集团,以及欧盟代表团,在伊斯坦布尔展开了一场持续约四个小时的“严肃、坦诚且细致”的会谈。结果如何?双方没吵翻天,反而决定继续谈下去,试图在联合国制裁的“倒计时炸弹”爆炸前找到出路。
伊朗外交部副部长加里巴巴迪在会后表示,这次会谈中,双方就解除制裁和核问题抛出了不少具体想法。他还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欧洲国家对近期美以两国针对伊朗的“侵略行为”的立场,同时重申了伊朗的底线,特别是对“快速恢复”机制的态度。不过,他也透露,双方已同意就这些问题继续磋商,可见这场博弈还远未到收场的时候。
眼下,时间成了最大的敌人。2015年伊核协议的相关决议将在10月18日到期,届时如果没有提前至少30天触发“快速恢复”机制,联合国对伊朗的所有制裁将自动解除。为了争取更多时间,欧洲三国将8月底设为最后期限,希望伊朗能拿出实际行动,比如承诺与华盛顿谈判、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合作,最关键的,还要交代那400公斤近乎武器级的高浓缩铀的下落——这批铀自从上个月美以空袭后就“人间蒸发”,成了国际社会的心头大患。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的态度。他在新加坡对记者表态,颇为乐观地表示,今年可能重启对伊朗的核查访问。他强调,现在是时候讨论技术细节了,必须明确行动方向和具体措施,还要听听伊朗的想法,看他们打算如何保障安全。听起来,这位总干事是想当个“和事佬”,但伊朗的态度依然强硬,始终坚称自己的核计划纯属民用,压根没打算造核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会谈前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还放出狠话,认为延长2015年核协议的谈判“毫无意义、毫无根据”。这态度摆明了:德黑兰可没打算轻易妥协。而另一边,欧洲国家显然也不想让制裁大限到来时措手不及,夹在美国和伊朗之间,两头为难。
这场核谈判的戏码,简直比好莱坞大片还扣人心弦。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公开宣称,美以的空袭已经“摧毁”了伊朗的核计划,但400公斤高浓缩铀的下落仍是个未解之谜。伊朗到底会怎么出牌?欧洲能否在制裁期限前说服德黑兰?接下来的局势发展,恐怕还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