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新西兰警方最近成功破获了一起由中国犯罪集团操控的网络诈骗案件,牵涉一名23岁的中国留学生张晨伟。这名年轻人因驾驶装有伪基站设备的车辆,在奥克兰多地群发冒充银行的诈骗短信而被捕。然而,法院最终仅判处他100小时社区服务,这一轻判结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
事情的来龙去脉颇为戏剧化。张晨伟在2024年4月通过微信被陌生人招募,对方以“开车10小时赚400美元”的高额报酬吸引他参与,且报酬以加密货币支付。两个月后,他收到邮寄来的伪基站设备和安装指南,将设备接入汽车电瓶后,便开始在奥克兰人流密集区域游走,设备源源不断地向附近手机用户发送冒充ASB和ANZ银行的钓鱼短信,诱导受害者点击链接并泄露账户信息。
好在警方行动迅速,在诈骗得逞前锁定了张晨伟,成功逮捕他并查获了作案设备。调查显示,这套设备和作案指令均来自境外的中国诈骗团伙,张晨伟只是负责执行发送任务的“跑腿”角色。审理此案的法官Kirsten Lummis表示,新西兰此前没有类似案件判例,虽然英国对类似行为曾判处一年监禁,但考虑到张晨伟缺乏明确的犯罪意识,且其学生签证即将到期,定罪本身已对其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从轻处理,仅判社区服务。此外,法官还提到,由于银行的双因素验证措施有效,本案未造成实际经济损失,这也是量刑较轻的考量之一。
然而,这一判决却让不少人直呼“太轻了”。有网络安全专家尖锐指出,未遂诈骗同样属于犯罪,不能仅仅因为没有造成损失就网开一面。专家警告,这样的轻判可能让跨国诈骗集团更加肆无忌惮,也会诱导更多年轻人因高额报酬而甘愿冒险,成为犯罪团伙的“棋子”。说到底,伪基站诈骗作为国际犯罪集团的惯用伎俩,瞄准的就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而张晨伟的案例无疑敲响了警钟。
说句题外话,大学生群体确实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高薪诱惑加上社会经验不足,往往一不小心就掉进坑里。这件事也提醒大家,无论是身在异乡的留学生,还是日常生活中接到“天上掉馅饼”的信息,保持警惕才是硬道理。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