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菲律宾经济看似一片向好,但底层民众却依然难以翻身。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毫不留情地指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菲律宾想在2040年前彻底消除贫困,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份报告就像一盆冷水,浇醒了那些对经济数据盲目乐观的人:增长是增长了,但普通人的日子却没啥起色。
先说现状,菲律宾的经济增长确实有目共睹,可惜这“蛋糕”分得太不均匀。报告揭露了三个扎心的事实:首先,贫困率下降的速度慢得像蜗牛爬。去年全国贫困率还有15.5%,一些农村和山区的情况跟十年前几乎没区别,穷人还是穷人。其次,虽然就业机会多了,但大多是“骑摩托车拉客”或者“送外卖”这种临时工,工资低到可怜,毫无保障,干一天算一天。最后,基础设施和政府效率简直是“拖后腿”的存在,路况差、网络烂、办事繁琐,企业不想来投资,小生意也觉得政府“帮不上忙”。
再来看看世界银行的“药方”。他们建议菲律宾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修路、建网,让人和货都能顺畅流动,这样才能吸引外资、创造机会。同时,政府得改改“老大难”的作风,简化办事流程,降低税负,支持中小企业,别让年轻人创业变成“空想”。最关键的是,发展红利不能只让富人和城里人独享,教育、医疗、住房这些基本保障,必须覆盖到农村和底层民众。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给出了希望的蓝图:如果菲律宾能把这些改革落到实处,年均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6.8%,到2040年能新增超过500万个“体面工作”,无数家庭将真正跨入中产阶层。但问题是,这些建议能变成现实吗?毕竟,纸上谈兵容易,真刀真枪地干起来,可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解决的。
说到底,菲律宾的贫困问题就像一块顽石,光靠经济增长的“东风”是吹不动的。底层民众的苦日子,还得靠政府和全社会一起使劲,才能有点盼头。否则,再过二十年,穷人可能还是只能望“增长”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