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巨头蚂蚁集团传来重磅消息:创始人马云正式放弃对集团的实际控制权,股权表决权从原来的53%大幅下降至约6%。这一转变标志着“马云时代”的落幕,也让蚂蚁集团迈入了“无实际控制人”的新阶段。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6年,马云就曾公开表示,“如果国家有需要,我随时可以把支付宝上交。”如今,这句话似乎以另一种形式成为了现实。
据最新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已确认马云不再持有蚂蚁集团的控制权。集团的控制权现由管理层、员工代表以及创始人共同持有,形成了多方制衡的格局。这场控制权的交接在平静中完成,没有掀起太多波澜,但背后的意义却令人深思。从曾经的“一言堂”到如今的“集体决策”,蚂蚁集团的转型不仅是为了适应监管要求,更是为了在未来的资本市场中扫清障碍,为重启上市铺路。
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20年。那一年,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的一番尖锐言论,批评传统银行的“当铺思想”和监管方式,直接触动了监管层的神经。随后,蚂蚁集团史上最大规模的IPO计划被紧急叫停,集团陷入了一系列整改风波。过去几年,蚂蚁集团被迫重组业务,关停了“相互宝”“花呗”“借呗”等消费信贷产品,引入国资背景股东,与阿里巴巴切割关系。如今,马云的退场,可以说是这一系列整改的高潮,也是民营资本在强监管时代的一个缩影。
说起来,这场转变未尝不是一种“以退为进”。虽然放弃了控制权,但马云依然保留了第一大股东的身份,经济利益并未全然丧失。更有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或许能让蚂蚁集团在未来重启上市时,避开更多的监管红线。毕竟,支付宝作为拥有10亿用户的超级平台,其地位早已超越了一家普通企业,几乎成为了中国经济的基础设施。正如专家所言,后马云时代,蚂蚁集团需要在盈利与公共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说到这里,不得不感慨一句,马云这一路走来,真是跌宕起伏。从打造电商帝国到金融科技巨头,再到如今“急流勇退”,他的故事仿佛一部现实版的商业大片。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支付宝依然是那个方便快捷的支付工具,不管“谁说了算”,扫码付钱才是硬道理。你说是不是?
加入我们的讨论区 «点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