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柬泰边境关闭的风波正让泰国商界“头疼不已”,陆路运输中断,物流被迫绕道海上航线,甚至还有企业直接按下“暂停键”,生怕边境冲突的风险殃及生意。这场边境争端不仅让货车司机们叫苦不迭,也让泰国出口商和政府部门忙得焦头烂额。
事情的起因是柬埔寨和泰国边境的紧张局势,检查站关闭后,原本依赖柬埔寨路线通往越南的物流链条直接“卡壳”。无奈之下,商家们纷纷转向海上运输,或者改走老挝的陆路替代路线。好消息是,服务柬埔寨的航线数量有所增加,运费也因此有所下降。但坏消息是,不少企业对边境局势的持续不确定性感到不安,干脆选择暂时停摆,静观其变。
泰国商务部长贾图蓬·布鲁帕特更是直接“敲警钟”,他警告说,如果边境持续关闭,泰国产品在柬埔寨的市场份额很可能会被其他国家的进口货抢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商务部正四处奔走,寻找替代市场,力图将损失降到最低。然而,边境局势的僵持不仅影响了贸易,还让泰国在柬埔寨的投资蒙上阴影,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数据方面,泰国外贸部透露,今年前五个月,泰国与柬埔寨的边境贸易额达到807亿泰铢,同比增长11.2%。其中,出口额增长9%,为631亿泰铢;进口额更是大涨20%,达到177亿泰铢。单看5月,出口额增长7%,为161亿泰铢,进口额增长6.2%,为129亿泰铢。但自6月7日边境口岸关闭以来,人员流动、商业活动和旅游业均受到重创,6月贸易额预计将明显下滑。更让人担忧的是,若边境检查站关闭持续到年底,潜在损失可能超过600亿泰铢。
不仅如此,泰国外贸部还预测,与柬埔寨接壤的七个府可能面临商品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的风险。为此,商务部门已指示当地办公室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与零售商合作,通过库存管理确保必需品供应,避免哄抬物价的情况发生。
另一边厢,泰国还面临来自美国的关税威胁。泰国工业联合会主席克里昂克莱·提安努库尔警告,若无法在8月1日前完成关税谈判,泰国所有出口美国的商品将面临高达36%的进口关税。这个税率远高于区域竞争对手越南(20%)、印尼(19%)和菲律宾(19%),对泰国出口商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相比之下,柬埔寨对美出口规模较小,关税上调对他们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也让泰国更急于推动谈判延期。
说到出口,泰国木薯产业倒是带来了一丝“暖意”。在曼谷举办的2025年世界木薯大会上,泰国生产商和出口商与国际进口商签署了价值约109亿泰铢的协议,涉及超过148万吨木薯产品。这批订单预计将消耗357万吨本地新鲜木薯。数据显示,2024年泰国木薯出口总量达647万吨,创汇超1100亿泰铢。虽然今年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长39.4%至502万吨,但由于全球价格下跌,出口额却下降11.1%,仅为546亿泰铢。商务部表示,将继续推行全年营销策略,力争实现750万吨的出口目标。
总的来看,柬泰边境关闭的冲击让泰国商界如坐针毡,物流转向、贸易损失、关税威胁接踵而至,政府的应对措施能否力挽狂澜,仍是未知数。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物价是否会因此上涨,恐怕也是他们最关心的“切身问题”。这出“边境大戏”,看来还得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