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有60名學生墮詐騙案,損失超過6000萬,引起社會關注。警務處處長蕭澤頤今日(25日)表示,經分析發現八成受害內地學生是來港首年或在開學前「中招」,相信是騙徒看中他們初來乍到,不熟悉本港情況所致。他又指,要求內地大學生填問卷,是為了確保他們獲取了準確的防騙訊息「不會不填(問卷)就不准來(香港)」,認為填問卷有成效,會擴大至其他大學。
蕭澤頤(香港警察FB直播)
香港大學上星期四(16日)向學生發電郵,指近月超過60名港大學生墮詐騙案,損失超過6,000萬元,校方要求學生填寫警方提供的選擇題問卷,否則無法進入圖書館和學習空間。
蕭澤頤表示,曾就內地學生墮騙網的案件作分析,發現八成受害人是首年來港期間或在開學前已「中招」,他認為是因為騙徒是看中他們初來乍到,對香港不熟悉,故選擇在第一年或開課前下手。他指,當開課後,學生便會接收到防騙宣傳訊息。他指,當局一向有在大學做宣傳、也有在學生常用的社交平台上宣傳:「大學校園平台、甚至厠所(都有宣傳」。不過,可能學生沒有留意宣傳訊息,或許以為自己不會受騙。
他又以一宗有內地女大學生被騙去泰國的案件,指受害人一直也認為自己未有受騙,原因是對方沒有直接向受害人提出金錢上的要求,而是向其父母要錢。他強調,針對內地大學生的防騙宣傳要做得更到位:「大學要求做問卷,是要求正確答案獲得接收,成果不錯,擬擴大至其他大學。」
香港大學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上星期四(16日)向學生發電郵,要求學生填寫問卷,提高反詐意識。
要求填問卷非小題大造 確保獲取正確防騙訊息
他強調,要求做問卷不是小題大造。他更特別講出一位因受騙而輕生受害人父親的說話,冀喚起社會上關愛大學生,強調有人會認為大學生已不是小朋友:「但現在說的是一條生命,若受害人是大家的朋友親人,你是否希望警方做更多工作,冀警方做更多工作確保每一位來港內地學生收到防騙訊息,甚至期望他們在來港前已做問卷獲得相關防騙訊息?」他強調,「不會不填(問卷),不准來香港」,只是期望內地學生能獲得相關防騙訊息。
全力營救仍遭禁錮港人 籲市民停一停、諗一諗
另外,仍有十名港人被困在東南亞詐騙營,蕭澤頤稱由保安局領導的專責小組過去一個月兩次到泰國與當地司法部和相關部門接觸,港府會全力營救其他仍在緬甸、柬埔寨遭禁錮的港人。他又指,不少受騙市民,是因為看到一些不講學歷便可協助運鑽石等貴重物品的廣告,呼籲「停一停、諗一諗,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又呼籲家人也要作出提醒。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