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日本在汽车贸易上的“固执”态度表达了强烈不满,直言日本“不买美国车”的行为让美日贸易谈判陷入僵局。面对即将于8月1日生效的25%进口关税,日本曾尝试通过“投资美国”的策略来缓和矛盾,但这一招似乎并未打动特朗普。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特朗普认为日本每年向美国输出“数百万辆汽车”,而美国车在日本市场却几乎无人问津。他在7月7日给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信中直截了当地表示,必须解决这种“根深蒂固的贸易逆差”。不仅如此,他在社交媒体上也毫不留情地重申,关税生效日期绝不会有任何变动,语气之强硬让人不禁为日本捏一把汗。
日本方面也不是完全坐以待毙。谈判桌上,日本官员提出根据其在美国经济的投资占比来降低关税的想法,毕竟日本车企在美国生产了大量汽车,光2024年就贡献了328万辆。然而,这种“以投资换优惠”的策略被认为“无效”,特朗普显然不买账。欧盟此前也曾试过类似套路,但最终无果而终,担心生产转移会损害本国产业。日本的处境同样尴尬,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经济支柱,任何让步都可能牵一发动全身。
更雪上加霜的是,日本国内政治压力也不小。7月20日的参议院选举迫在眉睫,石破茂政府在谈判中稍有退让都可能被解读为“软弱”。石破茂本人在竞选演讲中态度坚决,称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利益的战斗,绝不容被低估。而日本首席谈判代表赤泽良圣更是直言,如果汽车这一核心问题无法解决,整个谈判都将无从谈起。
时间紧迫,8月1日的关税大限近在眼前,日本几乎没有回旋余地。分析指出,美国短期内不太可能主动降低关税,因为通胀压力在经济数据中尚未明显缓解。而对日本来说,高关税持续越久,经济冲击越大,或许不得不寻找新的筹码来打破僵局。
说到底,这场贸易战就像一场拉锯战,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只是,夹在中间的日本车企和普通消费者,恐怕要为这场“大国博弈”买单。未来谈判走向如何,是否真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