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泰国政府正陷入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僵局,美国要求对猪肉、鸡肉和牛肉进口实施零关税政策,引发泰国农业界强烈反弹。这场谈判不仅关系到贸易平衡,更直接威胁到泰国本地农民的生计以及国家的粮食安全,局势可谓剑拔弩张。
先说核心问题,美国对泰国进口产品祭出36%的高关税大棒,政策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逼得泰国政府不得不加快脚步应对。据悉,泰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皮猜·春哈瓦吉拉已计划通过降低90%产品的关税来换取市场开放,但这显然让农业部门如坐针毡。尤其是猪肉、鸡肉和牛肉这三大领域,美国低成本生产优势让泰国本地产业面临“灭顶之灾”的风险。泰国养猪协会主席西蒂潘·塔纳基亚特皮尼奥警告,开放美国猪肉市场可能导致10万农民一夜之间失业,市场价值损失高达1123.3亿泰铢。更别提美国猪肉中含有的β-激动剂等禁用物质,可能对公众健康埋下隐患,这样的风险谁来担?
再说鸡肉,泰国本就是全球鸡肉出口大国,若零关税让美国鸡肉大举入侵,本土产业恐怕难以招架。而牛肉方面,尽管泰国对澳洲和新西兰牛肉已有贸易协定,但美国牛肉中含有生长激素的问题依然让本地养牛户强烈反对。泰国肉牛协会成员Wiwat Pongwiwatchai博士痛批,政府若为减少贸易逆差而牺牲养牛业,对涉及140万户家庭、价值2800亿泰铢的行业来说极不公平。
当然,谈判桌上并非全无希望。泰国饲料协会倒是抛出了橄榄枝,支持进口大豆、饲料玉米等原料,以提升行业出口潜力。不过,这点“甜头”显然不足以平息农业界的怒火。业内人士直言,泰国不能为了换取工业品出口权而牺牲农业根基,尤其是在粮食安全和公共健康不容妥协的情况下。西蒂潘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政府让泰国农民被“赶出”市场,谁来为普通民众的生计负责?
眼下,距离8月1日的期限越来越近,泰国政府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是坚守农业底线,还是在贸易平衡与国内生计间艰难取舍?这场博弈,恐怕还得斗上几回合。咱们拭目以待,看泰国如何在这场“农业保卫战”中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