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美国多地近期被沙门氏菌疫情笼罩,感染人数直逼百人,鸡蛋成了“罪魁祸首”。这场疫情让不少人“中招”,也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
根据最新数据,美国疾控中心(CDC)透露,截至目前已有来自14个州的95人感染了同一种沙门氏菌菌株,其中18人住院治疗,幸好暂无死亡报告。加利福尼亚州成了重灾区,病例数量最多。涉事的“乡村鸡蛋”公司已经在8月27日紧急召回可能受污染的鸡蛋,这批问题鸡蛋主要流向了加州和内华达州的超市和食品分销商。
疾控中心还特别提醒大家,千万别吃被召回的鸡蛋,家里如果有相关产品,最好赶紧丢掉。同时,接触过鸡蛋的餐具、台面等也要彻底清洗干净,以免病菌残留。如果不小心吃了问题鸡蛋,出现严重腹泻、发烧或胃痉挛等症状,赶紧去医院,别拖延。
说起沙门氏菌,这可不是什么“温柔”的家伙。它常见于家养或野生动物,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偷偷钻进人体。感染后,6小时到6天内可能就会“发作”,让人腹泻、发烧、肚子抽筋。一般人熬个四到七天能自愈,但小孩、老人和免疫力差的人就得格外当心,严重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除了这场疫情,近期美国还有更多关于鸡蛋引发的沙门氏菌事件。根据相关调查,今年6月以来,另一起涉及鸡蛋的沙门氏菌疫情已导致7州79人感染,21人住院,涉及范围从2月到5月不等。这类问题频发,让人忍不住想问:鸡蛋还能不能安心吃了?疾控中心建议,日常烹饪时鸡蛋一定要煮熟,存放也要注意低温保鲜,别给病菌可乘之机。
总之,食品安全无小事,鸡蛋虽小,隐患可不小。大家多留个心眼,别让一顿早餐毁了健康。
加入我们的讨论区 «点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