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维基百科的编辑们最近放大招,整理了一份“AI写作识别指南”,专门用来揪出那些由人工智能偷偷炮制的内容。这份清单就像一副侦探眼镜,帮大家迅速发现机器人笔下的“猫腻”。
AI写作有个明显的毛病,就是说话喜欢“端着”,动不动就抛出“重要”、“历史性”这种高大上的词,感觉像在写官方报告。连接词也用得特多,“此外”、“另外”、“而且”满篇飞,段落结尾还老喜欢来个“完美总结”,程式化得让人想翻白眼。
更别提格式上的小毛病了,AI特别爱用一大堆列表,项目符号多得像下雨,标题还非得每个词首字母大写,显得特“正式”。它还喜欢乱用粗体强调,甚至在标题里塞表情符号,简直骚操作不断。引用方面更是漏洞百出,AI经常自编自导,搞出压根不存在的链接、ISBN或DOI号码,甚至引用一些文章里根本没提过的“专家”,让人哭笑不得。
这份清单可不是随便说说,维基百科编辑们还特别提醒,虽然这些特征很可疑,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毕竟有些人类的写作风格也可能跟AI撞车。不过,有了这个“侦查工具”,至少大家能多长个心眼,辨别真伪。这年头,AI内容满天飞,维基百科这波操作,算是给大家提了个醒:上网冲浪,擦亮眼睛最重要!
加入我们的讨论区 «点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