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缅甸与泰国边境地区的诈骗园区数量近期持续激增,成为跨境犯罪的新“毒瘤”。根据调查,尽管2025年2月曾有大规模打击行动,但在至少16个已知的大型诈骗园区中,仅有1处被迫停工,其余不仅照常运营,甚至还在大肆扩建。这些园区多与当地武装团体,如边防军(BGF),以及部分中资企业存在关联,选址 经常靠近河岸,方便非法跨境运输人员和物资。
更令人担忧的是,缅甸军政府虽宣称从2023年10月至2025年6月已遣返超过6.6万名涉案外籍人员,但整体诈骗犯罪活动并未受到明显遏制。联合国的数据更是触目惊心,2023年东南亚地区诈骗园区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70亿美元,犯罪集团的利润甚至超过了传统毒品交易网络。更糟糕的是,许多被困园区的人员处于一种现代奴役状态,失去人身自由。
这些诈骗园区不仅制造了巨大的经济破坏,也成为人道危机的温床。尤其是在泰国边境附近,园区不断向南扩展,新的诈骗据点在缅甸与泰国 Sangkhlaburi 和 Phop Phra 地区对面的边境地带不断冒头。甚至有报道指出,许多受害者是被骗到泰国求职,结果却被跨境贩运至缅甸,沦为诈骗集团的工具。
说到底,这些“诈骗之城”就像打不死的蟑螂,躲在边境的阴暗角落里,越长越大。周边国家的联合行动看似雷声大雨点小,问题根源在于地方势力与犯罪集团的复杂勾结。接下来,如果没有更强硬的国际合作和精准打击,恐怕这场“诈骗瘟疫”还会继续扩散。你说,这“网络黑手”究竟还能猖狂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