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最近一桩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在美国政坛掀起波澜:有人竟然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冒充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通过伪造的Signal加密通讯账号,试图“套近乎”多名重要人物!目标包括三名外国外交部长、一名美国州长以及一名国会议员,简直是现实版“谍影重重”。
事情是这样的,根据美国国务院7月3日的一份内部电报,早在6月中旬,就有一个不明身份的人创建了一个假冒鲁比奥的Signal账号,煞有介事地给至少五名人士发送语音留言和短信,摆出一副“官方沟通”的架势。电报中直言不讳,这种行为很可能是利用AI技术生成的语音和文本,试图“忽悠”目标泄露信息甚至账户权限。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网络诈骗升级版?但这回,目标可是各国高层,野心不小!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这并不是孤立事件。类似套路从4月起就层出不穷,冒充美国高官的黑客手段花样百出。就在5月底,还有人假扮白宫幕僚长苏茜·怀尔斯,试图联系参议员、州长甚至企业大佬。而联邦调查局(FBI)早在5月15日就发出警告,指出这些冒充者利用AI语音技术“拉关系”,为后续窃取账户权限铺路。这种“科技+诈骗”的组合拳,真是防不胜防。
一位深度伪造检测公司的总裁直言,现在搞出这种AI语音伪装已经简单到离谱,连小学生或老年人都能上手操作。只要有网络和搜索工具,谁都能制作出“以假乱真”的内容,无论是用于恶搞还是阴谋,可能性都令人不寒而栗。他说:“这不是传统病毒或勒索软件,而是任何人都能玩转的‘黑科技’。”这话听来,真有点细思极恐。
截至目前,鲁比奥本人尚未对此事发表评论,美国国务院也未做出正式回应。但可以想象,这场AI冒充风波不仅是对个人隐私的挑战,更是对国际外交安全的一次严峻考验。究竟是谁在背后操作?目的是单纯的恶作剧,还是更深层次的政治阴谋?咱们拭目以待,看看这场“AI间谍游戏”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顺带一提,类似AI冒充的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都已不是新闻,这种技术的滥用正悄然改变着信息安全的游戏规则。你说,未来我们还能相信电话那头的声音吗?或许,下一步得靠“真人认证”才能确认对面是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