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泰国因公众信任度跌至历史低谷,被列为“有缺陷的民主国家”之一。这一令人担忧的结论在韩国首尔举行的2025年国际政治学协会(IPSA)大会上被披露,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政治学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在两极分化的社会中抵制威权主义浪潮。
泰国帕恰迪波克研究所研究与发展办公室前主任塔维瓦迪·布里库尔博士在大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泰国公众对政府信任的崩溃令人触目惊心。她提到,联合区域研究和调查显示,在所有受调查的亚洲国家中,泰国公民对国家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认知比例最高。这种不公平感直接侵蚀了民众对政府的信心,无论是总理还是参议院等核心政治机构,公众信任度在过去20年持续下滑。更令人忧虑的是,尽管泰国公民的政治意识有所提高,但他们对于自身能影响政府决策的信念——即政治效能感——却显著下降。简单来说,民众觉得自己“说了也白说”,这种无力感正在加剧社会裂痕。
说到全球趋势,此次IPSA大会的主题直指当下痛点:“在两极分化的社会中抵制专制”。塔维瓦迪博士一针见血地表示,全球范围内威权主义正在抬头,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领导层施压,也有来自底层失望民众的情绪推波助澜,甚至外部力量也在不断侵蚀民主根基。她用一个令人不安的比喻形容当前局势:“在许多国家,敌对派别不再视对方为同胞,而是视为生存威胁。”这种极端分裂不仅存在于精英阶层,也深入普通民众,成为全球南北的普遍现象,对民主和国际秩序构成深远威胁。
更糟糕的是,一些曾经拥有稳定民主框架的国家,也在威权政治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民选领导人破坏既定规范、限制少数群体权利、甚至利用战争、移民和气候变化等全球危机来推动个人议程的现象屡见不鲜。而数字平台则成了这些问题的放大器,虚假信息和后真相政治让信任危机雪上加霜。与此同时,公众对民主的信心也在下降,许多人觉得民主制度无法兑现经济安全、政治参与或社会公正的承诺,这为威权领导人的上台提供了土壤。
不过,塔维瓦迪博士也带来了一丝希望。她提到,一些国家通过及时干预成功抵御了威权浪潮,强大的反对派、独立的司法体系以及活跃的公民社会成为守护民主的关键。她呼吁加强民主国家间的国际合作,共同对抗威权主义趋势,用伙伴关系重振民主制度。
本次IPSA大会不仅是一个学术盛会,更是一个全球思想碰撞的平台。2025年7月12日至16日,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举办的这场大会,预计将发表数千篇学术论文,其中近一半的参会者为女性,展现了政治学界的多样性与活力。大会还呼吁全球学者提出建议,探讨威权主义与人权、自由、不平等、公共政策及气候政治等议题的复杂关系。
泰国的情况只是全球民主危机的冰山一角。正如塔维瓦迪博士所言,面对深度分裂的社会,抵制威权主义已成当务之急。这不仅是一场学术讨论,更是一场关乎未来的集体行动。你觉得,我们还能对民主抱有多少信心?答案或许就在这些学者和行动者的不懈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