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欧洲正把目光投向月球,地缘政治的不稳定让欧盟意识到,能源安全可能要靠太空采矿来保障。没错,月球资源成了新目标!
欧盟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战略前瞻报告》直言不讳:全球局势动荡,依赖非欧盟国家提供低碳能源技术所需的关键材料已经不靠谱。锂、铜、镍和稀土这些“能源宝贝”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至关重要,但欧盟自己几乎挖不到。报告还警告,有些资源大国会联合起来操控供应,就像石油输出国组织玩转油价那样,欧盟可不想被“卡脖子”。
于是,太空采矿被提上议程,尤其是月球采矿,成为可能的解決方案。这可不是科幻,美国NASA、日本JAXA等机构早就支持这类项目。欧盟内部,卢森堡更是野心勃勃,直接把自己定位为欧洲太空采矿中心,计划用机器人去月球和小行星挖资源。那些天体据说藏着稀土、铝、钛、锰,甚至黄金和铂金,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宝藏。
不过,现实很骨感。工业规模的太空采矿还只是个遥远的梦,把挖到的金属运回地球更是天方夜谭,技术方案刚起步。欧盟还面临自家问题:地盘小、人多、环保要求高,民间反对声音大,就算找到资源也很难开采。更别提在关键原材料供应链上,欧盟早就被甩在后面——中国掌控了全球40%的铜、60%的锂、70%的钴和几乎100%的石墨精炼能力,欧盟只能干瞪眼。
此外,结合近期资讯,欧盟正加速制定太空战略。据报道,欧盟计划在2025年第二季度提出“EU Space Act”,旨在统一太空领域的安全、韧性和可持续性规则,避免各成员国各自为政导致的碎片化(eesc.europa.eu)。同时,欧洲空间政策研究所(ESPI)也在推动2040年欧洲太空战略的初步构想,强调太空在经济和安全防御中的重要性(espi.or.at)。这一切都表明,欧盟对太空的野心绝不仅仅是挖矿,而是要抢占未来全球竞争的制高点。
说实话,月球采矿听起来挺酷,但路还很长。欧盟要想摆脱资源依赖,光盯着月亮可不够,得先把技术、政策和国际合作搞定。未来的“星际淘金热”,你觉得谁会抢到第一桶金?
加入我们的讨论区 «点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