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以“和平使者”的身份登上国际舞台,在白宫见证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了长达35年的恩怨情仇。这场冲突的落幕不仅为南高加索地区带来新的希望,也让特朗普的名字与“和平”二字紧密挂钩,甚至连“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之路”这样的命名都闪亮登场。不过,这场和平盛宴似乎并非所有人都买账,伊朗就毫不客气地站出来“泼了冷水”。
先来说说这场和约的亮点。特朗普在签字仪式上难掩自豪,笑着说:“他们打了35年,现在是朋友,而且会长期成为朋友。”这场持续数十年的冲突,源于纳卡地区的归属之争,双方你来我往,伤痛不断。如今,在美国的斡旋下,两国不仅握手言和,还同意在亚美尼亚境内修建一条运输走廊,将阿塞拜疆本土与其飞地纳希切万连接起来。这条走廊被命名为“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之路”,美国还将独家享有开发权,听起来是不是颇有“个人品牌”推广的味道?据白宫透露,已有九家公司对这一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其中不乏美国企业,未来的“和平之路”或许还能成为“财富之路”。
再来看看两国领导人的反应。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领导人对特朗普的努力赞不绝口,甚至直接放话要提名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不得不说,这已经是近期继巴基斯坦、以色列、柬埔寨之后,又有国家为特朗普“点赞”诺奖,简直成了国际外交圈的“新潮流”。有分析调侃称,提名特朗普似乎成了向美国传递“外交善意”的快捷方式,至于能不能真的拿奖,那倒是次要的。
然而,事情总有另一面。伊朗对这条“赞格祖尔走廊”可是摆明了反对态度,担心这会切断自己与高加索地区的联系,更怕外国势力借机靠近自家边境。伊朗外交部虽然对两国达成和平协议表示欢迎,但话锋一转,又忍不住提醒:“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尤其是靠近我们边境的举动,可别破坏了地区稳定。”这话里话外,颇有点“你们和平归和平,别把我拉下水”的意味。
总的来说,这场和平协议为南高加索地区的未来画下了一抹亮色,但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也让这条“和平之路”充满未知数。特朗普的“魔法”能否真正化解历史积怨,又是否会引发新的博弈?咱们不妨拭目以待,毕竟,国际舞台上的每一出戏,都少不了惊喜和反转。
加入我们的讨论区 «点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