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马来西亚吉兰丹州副大臣莫哈末法兹里近日在州议会会议后明确表态,州政府对LGBT(同性恋、双性恋与跨性别)群体的存在与活动采取强硬立场,声称“在吉兰丹绝无他们的容身之地”。此言一出,迅速引发社会热议。
莫哈末法兹里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吉兰丹人民无法接受LGBT群体的行为,认为这些活动违背宗教教义与自然法则,一旦在州内发生,将会激起强烈的社会反弹。他还特别提到,LGBT议题并非新鲜事,但在吉兰丹这样的文化与宗教背景下,州政府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发出明确警告。
此番言论的背景与之前警方的一次突袭行动有关。6月中旬,马来西亚警方在吉兰丹首府哥打峇鲁一栋出租洋房内展开突袭,拘留了20名男子,现场查获大量保险套和抗艾滋病药物。警方称,此次行动基于公众举报,疑似针对一场由同性恋群体组织的“聚会”。然而,一些非政府组织对此提出不同看法,强调该活动实际上是以性健康和艾滋病防治为主题的公益聚会,旨在推广安全性行为,并非外界所传的“同性恋派对”。
此外,吉兰丹作为马来西亚以穆斯林为主的保守地区,长期以来对性少数群体的态度备受关注。近年来,类似事件的曝光以及对LGBT相关出版物的查禁数量激增,进一步凸显了该群体在当地面临的巨大社会与法律压力。据统计,仅2024年前五个月,被查禁的LGBT相关出版物就已达12件,是去年全年的两倍。非政府组织批评这种以“公共道德”为由的审查手段,认为是政府对性少数群体进行系统性打压的表现。
再来看国际层面的影响,英国流行乐团The 1975去年在马来西亚音乐节上的同性亲吻事件,至今仍在发酵。乐团主唱公开批评当地LGBT政策并引发风波,导致音乐节被紧急叫停,主办公司索赔巨额损失,而乐团则通过法律途径反击,指责索赔针对个人而非公司实体。这一系列事件无疑让马来西亚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说实在的,吉兰丹副大臣这番“零容忍”的表态,听起来确实够硬气,但也让人不禁想问,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里,这样的立场是否真能解决问题?LGBT群体在马来西亚本就生存艰难,面对双轨法律体系(民法和伊斯兰教法)的夹击,生存空间被一再压缩。如果一味强调“没有容身之地”,是否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对立?或许,更多对话与理解,才是化解矛盾的正道。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