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近期热门聊天应用Telegram内置的加密货币钱包服务“Crypto Wallet”宣布了一项重大更新,但这对部分地区的用户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继美国和欧盟多个国家后,菲律宾的用户也被列入了限制名单,无法继续使用这一便捷的加密货币服务。理由很简单:监管合规问题。看来,连虚拟世界的钱包也逃不过现实世界的“紧箍咒”。
据官方更新,支持文档显示,Crypto Wallet由位于巴拿马的TG Wallet Inc.运营,原本是Telegram用户的一大福利,允许大家直接在应用内进行加密货币的充值、提现、转账和P2P交易,省时又省力。然而,随着各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菲律宾用户如今只能“望钱包兴叹”。除了菲律宾,美国、欧盟大部分国家,以及非洲、加勒比和亚太的部分地区也在限制之列。官方还特别提醒,试图通过VPN绕过限制的用户将被监测,甚至可能面临账户审查的风险。换句话说,想“偷偷摸摸”玩一把?门都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Crypto Wallet和TON Wallet可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托管型钱包,平台帮你保管私钥,支持TON、USDT等少数代币,操作简单但自主性较低;后者则是非托管型,用户自己掌握私钥,支持NFT,安全性更高但上手难度也更大。两者各有千秋,但这次受限的只是Crypto Wallet,TON Wallet的用户暂时可以松一口气。
说到菲律宾被“拉黑”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这与当地证券交易委员会近期对加密货币服务商的强硬态度脱不了干系。菲律宾正在加强对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的监管,甚至封锁了多个未注册的交易平台网站。显然,Crypto Wallet此次主动限制,是为了避免触碰监管红线,顺便给自己找个“安全下台阶”的机会。
顺带一提,Crypto Wallet的前身名叫“Wallet”,在2025年7月10日正式更名为现在的名字。虽然它与Telegram深度整合,但官方特意澄清,这服务跟Telegram Messenger公司没有直接关系,算是个“独立个体”。此外,为了符合国际反洗钱和了解客户规则,TG Wallet Inc.还表示,必要时会要求用户提交身份文件来解除部分限制。看来,想在这虚拟货币的世界里“匿名狂欢”,是越来越难了。
说到这里,不禁让人感慨,加密货币本应是“去中心化”的自由象征,怎么如今也被监管逼得“规则满满”?当然,这也提醒我们,无论科技如何日新月异,现实世界的规则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坎。菲律宾的用户们,或许只能暂时收起钱包,静观其变了。
加入我们的讨论区 «点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