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美国即将于2025年8月1日宣布最终决定,是否维持对泰国出口商品征收高达36%的高额关税,还是将其调整至与其他东盟国家相当的水平。这一消息让泰国上下心弦紧绷,毕竟这不仅关乎经济数据,更是数百万家庭饭碗的存亡大事儿。
想象一下,如果这36%的“关税大棒”真挥下来,泰国的七大支柱产业——纺织、服装、宝石珠宝、电子电器、加工食品、橡胶制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将首当其冲,面临巨大冲击。这些行业可是泰国对美出口的“顶梁柱”,一旦市场竞争力被削弱,后果不堪设想。更别提专家还警告,持续的高关税不仅会让外国投资望而却步,还可能让泰国在全球投资版图中被边缘化,尤其当越南、印尼等邻居国家的关税低至20%或19%时,泰国的处境就更显尴尬。
先说服装行业,业内人士直言不讳,36%的关税若不降,泰国的对美出口订单势必大幅缩水,直接影响40万工人的生计。协会顾问尤塔纳甚至打趣道:“要是真维持36%,那就是‘各走各路’,泰国服装业可能得经历一场漫长的‘寒冬’。”不过,他也抱着一丝希望,认为如果税率能降到20%-25%,泰国还能拼一拼,保住订单和饭碗。
再看宝石珠宝行业,协会主席颂猜更是眉头紧锁。他坦言,行业内70万至80万工人的未来悬而未决,若关税继续高企,生产设施关闭、订单流失将成常态。更让人揪心的是,年轻一代对这行已兴趣寥寥,一旦老一辈的技艺传承断裂,行业复兴将难上加难。颂猜无奈地说:“20%的税率对我们来说几乎是奇迹,25%算个现实目标,但36%就是灾难。”
电子和橡胶行业也没能逃过这一劫。电子行业60万工人的饭碗岌岌可危,橡胶制品行业的10万岗位同样面临威胁。专家桑潘苦笑道:“全球化时代,订单转移到邻国只是一眨眼的事儿,泰国要是再不争取低税率,制造业的根基都可能动摇。”至于橡胶行业,轮胎、手套等对美出口大户,一旦失去竞争力,影响的不仅是工厂,还有上游的橡胶种植户。
值得一提的是,泰国政府和企业并未坐以待毙,正在积极与美方斡旋,争取更优惠的税率。例如,泰国石化企业承诺从美国进口更多乙醇,能源巨头也计划大规模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而像美的泰国这样的外资企业,则展现出了灵活应对的一面,表示已做好多元化市场布局,减少对美出口依赖。
说到底,这场关税博弈的背后,是数百万泰国工人的生计和国家经济的未来。初步估计,仅出口相关产业就涉及100万至200万工人,若加上农业和供应链,影响人数可能高达数百万。一位零售业高管担忧地表示:“如果情况恶化,冲击波会传导到每一个家庭,政府必须尽快拿出应急方案。”
接下来的几天,所有目光都将聚焦在美国最终的官方声明上。是36%的“重拳”,还是20%-25%的“缓兵之计”?泰国能否在这场贸易风暴中稳住阵脚,只能拭目以待。但不管结果如何,这场博弈已经让泰国上下深刻感受到,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从来都不是轻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