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泰国经济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36%高额关税政策让泰国各界如坐针毡。距离谈判截止日期仅剩两周,泰国政府和商界都在加紧寻找出路,但压力山大。泰国三大银行警告,如果这一关税政策落实,泰国经济可能损失高达1.23万亿泰铢,出口、就业和外国投资都将遭受重创,简直就是一场经济“灾难片”。
先来看看这36%关税的“杀伤力”有多大。泰国泰纳昌银行首席执行官皮蒂直言不讳,称这一政策对泰国而言将是“毁灭性打击”。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家电、珠宝和橡胶等高价值出口产品将首当其冲,国内供应链也将受到波及,半导体和家电行业可能间接损失高达4970亿泰铢。更惨的是,预计到2028年,制造业约100万工人将受到影响,家庭收入减少,消费疲软,经济循环直接“卡壳”。
再说竞争力,泰国本来就有点“后知后觉”,现在更是被邻居们甩得更远。越南关税仅20%,印尼19%,马来西亚25%,而泰国却要背上36%的“重担”,这差距让人咋舌。外国投资者一看这架势,早就把目光投向了越南和印尼,泰国成了“备胎”中的备胎。皮蒂无奈表示,泰国缺乏核心技术,对外国直接投资依赖过大,若不赶快调整,未来经济前景堪忧。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转机。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若泰国能像其他国家一样对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或许能换来喘息空间。虽然这会让政府每年损失约359亿泰铢的税收,但相比1.23万亿的潜在损失,简直是毛毛雨。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进口美国玉米能让饲料成本降低14%,省下600亿泰铢,加工食品出口更有竞争力;美国药品和医疗设备价格下降,也能惠及公共卫生。说白了,这是在灾难中找条“少挨点打”的路。
泰国商业银行首席执行官Kris则提出,谈判的关键在于别让泰国和东盟竞争对手的关税差距超过10%。如果能控制在10%以内,泰国出口还能咬牙撑住;一旦超过,泰国就真要“凉凉”了。他还提到,汽车、电子和食品行业将首当其冲,但银行会尽力帮助客户渡过难关,毕竟“客户倒了,银行也别想好过”。
曼谷银行执行副总裁Kobsak更是直言,时间不等人,泰国必须在两周内找到解决办法。他提出三种可能的损害:出口受挫、长期保护领域被冲击,以及经济前景被拖垮。而泰国目前的目标是争取将关税降至25%,这样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控制在5-6%,私营部门还能有时间调整,政府也能通过补贴能源、简化法规等方式弥补损失。至于已经拨出的2000亿泰铢救助基金,Kobsak认为如果能达成妥协,这笔钱基本够用;但如果谈判失败,资金缺口将是个大问题。
泰国现在是进退两难。硬抗36%关税,经济要“跪”;全盘接受零关税,又怕国内产业受不了。唯一的希望就是谈判桌上能争口气,像越南那样“以退为进”,换来一个相对宽松的关税政策。不然,泰国可能真要在这场经济博弈中“掉队”,沦为东盟的“后进生”。接下来的两周,泰国政府得拿出十二分诚意和智慧,不然这场“关税风暴”可不是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