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9月17日星期三,俄罗斯国家杜马全票通过了一项重磅提案,正式支持俄罗斯退出《欧洲禁止酷刑公约》。这一决定在国际社会引发强烈关注,被认为是俄罗斯与欧洲人权体系进一步割裂的标志性事件。
《欧洲禁止酷刑公约》诞生于1987年,旨在保护人权,防止酷刑和不人道待遇。俄罗斯在1996年加入欧洲委员会时批准了这一公约。然而,自2022年2月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俄罗斯已逐步退出多个国际组织和公约,包括负责监督该公约的欧洲委员会。如今,俄罗斯不仅停止参与《欧洲人权公约》,还拒绝执行欧洲人权法院的裁决,退出《欧洲禁止酷刑公约》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约下设的委员会有权在签约国境内进行无障碍访问,包括视察监狱等场所。而这个委员会曾多次发布报告,指出俄罗斯存在违反公约的行为。尤其是2024年11月的一份报告,特别提到了俄罗斯反对派领袖阿列克谢·纳瓦尔尼在监狱中死亡的事件,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讨论。俄罗斯外交部则回应称,报告充满政治偏见且内容模糊。
在此之前,俄罗斯政府已向总统普京提交废止公约的提案,总理米舒斯京也签署了相关法令。这次国家杜马的全票通过,被不少观察人士视为走过场的形式程序。乌克兰方面更是直言不讳,称此举是俄罗斯对自身系统性酷刑行为的“默认承认”,试图逃避对严重侵犯人权行为的责任。
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行为早有批评。今年3月,联合国曾明确指出,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期间对乌克兰人实施“普遍且系统性的强迫失踪和酷刑”,已构成危害人类罪。荷兰及多个欧安组织成员国也呼吁对俄军虐待乌克兰战俘的指控展开独立调查。
这一事件无疑让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雪上加霜。退出公约后,俄罗斯在人权问题上的国际监督将进一步减弱,而这对全球人权保护体系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加入我们的讨论区 «点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