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伊朗核问题近期再度成为国际焦点,紧张气氛不断升温。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穆克塔达伊日前放出狠话,警告欧洲国家若胆敢援引联合国机制对伊朗重新实施国际制裁,伊朗可能直接“翻脸”,拒绝履行对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及周边地区的安全承诺。这可不是小事,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全球能源运输的咽喉要道,一旦局势恶化,后果不堪设想。
穆克塔达伊还“补刀”称,欧洲国家目前正忙于与俄罗斯、中国甚至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冲突,根本没精力在霍尔木兹海峡冒险。这番话透着一股“你敢来试试”的挑衅意味。而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伊朗副外长已于7月2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与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外交官展开谈判,试图为局势降温。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英国、法国和德国这“欧洲三巨头”(E3)早就放出风声,如果伊朗不与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就核计划展开实质性谈判,他们将在8月底前推动联合国对伊朗恢复制裁。而伊朗显然不吃这一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在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时直接“怼”回去,称欧洲三国根本没资格援引所谓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更别提他们对6月以色列和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的态度,已让他们丧失了2015年伊核协议参与者的身份。
说到这“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其实就是2015年伊核协议(JCPOA)中的一项条款,允许协议参与方在伊朗被指“严重不履约”时快速恢复联合国制裁。不过,这机制将在今年10月18日到期,欧洲国家若想动手,时间窗口可不多了。据了解,欧洲三国与伊朗的谈判已在近几个月数次展开,但始终没有实质成果。与此同时,伊朗与美国之间的间接核谈判也在以色列6月的袭击后陷入停滞。
更令人揪心的是,伊朗核问题的背后还牵涉更广的地缘博弈。就在周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与伊朗核问题高级顾问拉里贾尼会面,讨论中东局势和核计划问题。虽然俄罗斯与伊朗关系友好,但面对美国和以色列的介入,莫斯科似乎也选择了谨慎态度。而伊朗方面则继续坚称其核计划仅用于民用目的,试图在国际舆论上占据道德高地。
说到底,这场核谈判的博弈不只是伊朗与欧洲的较量,更是中东局势甚至全球能源安全的缩影。想象一下,如果霍尔木兹海峡真因制裁与反制裁而“失守”,油价飙升恐怕只是小问题,地区冲突全面升级的可能性也不是空谈。接下来几周,伊斯坦布尔的谈判结果或许能为这场危机带来一丝转机,但要彻底解决问题,恐怕各方都得拿出更多诚意。
总之,伊朗的强硬态度和欧洲的制裁威胁,让这场“核危机”充满了火药味。接下来的走向如何,泰国新闻网XTHAI将持续关注,为您带来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