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伊朗近期在国际舞台上再次成为焦点。伊朗外交部副部长卡泽姆·加里布阿巴迪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记者会上透露,伊朗已同意在未来两到三周内接待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技术代表团。不过,别指望这次访问会像真人秀那样直奔核设施现场“探秘”,代表团此行的重点是坐下来谈谈核协议的合作方式,而不是实地检查。简单来说,这是一场“隔空对话”,而不是“现场直播”。
事情的背景可不简单。自从以色列在6月13日凌晨对伊朗发动大规模空袭后,以伊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美国也不甘寂寞,在6月21日对伊朗三处核设施实施了空袭,伊朗随即在6月23日以导弹反击美国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硝烟弥漫中,美方宣布停火时间表,双方在6月24日暂时熄火。然而,伊朗议会紧接着在6月25日通过法案,直接暂停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颇有点“老子不玩了”的架势。
不过,国际原子能机构显然还没打算放弃。据悉,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正积极与相关各方接触,试图重启对伊朗核计划的核查。毕竟,在以色列和美国的空袭过后,确保伊朗核设施的透明度显得尤为关键。而伊朗这边则表示,他们还在评估核设施的受损情况,尤其是涉及辐射风险的区域,连自家人都还没摸清楚底细。加里布阿巴迪直言:“我们还在等国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暂时没法发表意见。”更别提那约400公斤高浓缩铀库存的下落了,国际社会关注得紧,伊朗却说还没收到可靠信息,暂时“无可奉告”。
顺带一提,如果伊朗和美国未来要开启新一轮谈判,形式依然是“间接的”,估计又是通过中间人传话的那种“冷战式沟通”。至于德黑兰这边,他们一如既往地坚称自家核计划纯属民用,和核武器八竿子打不着。
说到这里,不得不感慨,伊朗核问题就像一部悬疑剧,剧情峰回路转,关键证据总是“待解锁”。国际原子能机构6月时曾指责伊朗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这让德黑兰颇为恼火。如今双方能否通过这次技术代表团的访问修补关系,或者至少别让局势继续恶化,着实值得关注。毕竟,中东的火药桶已经够满了,谁都不想再添一把柴。
我们不妨拭目以待,这场核协议的“拉锯战”接下来会走向何方。毕竟,在国际政治的牌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