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日态度强硬地表示,以军将持续在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目标直指叙南部地区,誓言确保德鲁兹人聚居区保持“非军事化”,并保护这一少数族群的安全。不得不说,这场中东局势的“火上浇油”戏码,又让地区紧张气氛升级了几度。
内塔尼亚胡在7月17日的声明中明确指出,以色列对叙利亚的政策有两大核心:一是确保从戈兰高地到德鲁兹山区的南部地带不被武装势力染指,二是绝不容忍叙政权武装南下攻击德鲁兹人。他甚至直言,已下令以军展开“强有力的打击行动”,而正是这一轮猛烈攻势促成了当前的停火协议。言下之意,以武力换和平将是未来常态,这立场可谓杀气腾腾。
事情的起因得追溯到7月13日,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的德鲁兹武装派别和贝都因部落爆发激烈冲突,叙内政和国防部门随后介入,却与部分德鲁兹武装交火。以色列迅速以“保护德鲁兹人”为名切入战局,拒绝叙政权武装染指南部。到了16日,以军直接对大马士革总统府附近及总参谋部大楼发动空袭,火力之猛令人咋舌。同一天,叙利亚内政部门宣布在苏韦达达成新一轮停火协议,暂时让战火按下暂停键。
此外,叙利亚临时总统艾哈迈德·沙拉也在电视讲话中指责以色列试图通过空袭制造分裂,并承诺保护德鲁兹群体的权利与自由,避免与以色列陷入“全面战争”。与此同时,美国方面表态不支持以色列的空袭行动,国际社会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度再次飙升。
说到底,这场冲突背后既是民族与宗教的敏感纠葛,也是大国博弈的缩影。德鲁兹人作为一个跨越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信仰的独特少数群体,不仅在叙利亚有重要影响力,在以色列和黎巴嫩同样占据一席之地。以色列的“保护”行动,看似正义凛然,实则夹杂着战略考量——南部边境的安全,显然比人道主义口号更现实。
后续局势会如何发展?是以色列继续“武力维和”,还是叙利亚内部矛盾进一步撕裂?咱们只能说,中东这盘棋,永远下不完,也永远看不透。读者朋友们,你们怎么看这场“邻里纠纷”?欢迎留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