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特朗普政府最近对哈佛大学展开了一场“专利大作战”,不仅全面审查其联邦资助研究项目,还威胁要扣押或授权哈佛的大量专利组合。这场冲突的背后,透着一股“联邦权力VS学术自由”的火药味,着实让人捏一把汗。
事情的起因是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写给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的一封信,信中直指哈佛违反了与研究项目和专利相关的法律及合同义务。卢特尼克援引1980年通过的《拜杜法案》,启动了“强制执行”程序。这部法案的核心在于,政府有权申请或授权由纳税人资助的研究产生的专利,确保这些成果能真正造福公众。卢特尼克还强调,虽然政府非常看重与哈佛这样的机构合作取得的科研突破,但与此同时,联邦资助的知识产权必须最大限度服务美国人民。目前,哈佛大学对此事尚未做出回应,显得格外低调。
更让人关注的是,商务部已下令哈佛在9月5日前提交所有获得联邦拨款的专利清单、专利使用细节以及许可协议中是否有“大量美国制造”的要求。据悉,截至2024年7月,哈佛拥有超过5800项专利和900多项技术许可,与650个行业伙伴有合作关系。这些数据背后,是哈佛作为学术巨人的强大创新力,但如今却可能成为政府施压的“靶子”。
其实,白宫与哈佛的矛盾早已不是新闻。双方此前就数十亿美元的联邦研究资金冻结问题打得不可开交,哈佛还被指控未能妥善处理校园反犹太主义问题,涉嫌侵犯公民权利。而这次专利之争,显然是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的信号。此外,其他大学也没能幸免,哥伦比亚大学最近就因反犹太主义指控,同意支付超过2.2亿美元和解费用。有传言称,哈佛可能愿意掏出高达5亿美元来息事宁人,但这笔钱是否真能换来平静,依然是个未知数。
说回《拜杜法案》,这部由吉米·卡特总统签署的法律,本意是推动美国工业创新和经济健康。然而,批评者却直言,政府此举不过是借机加强对大学的控制,威胁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毕竟,大学作为思想碰撞的殿堂,若被联邦权力过多干涉,创新的火花还能否自由迸发?这场“专利拉锯战”,究竟是保护公众利益,还是权力越界,答案恐怕只有时间能揭晓。
总之,这场白宫与哈佛的对决,已经不只是一场法律纠纷,更像是一场关于权力与学术边界的较量。未来走向如何,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毕竟,谁都不想看到知识的殿堂被政治的风暴吞没。
加入我们的讨论区 «点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