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网XTHAI报道,中国高端酒店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保卫战”。随着消费者和企业大幅削减旅游、会议及宴会开支,曾经金碧辉煌的五星级酒店纷纷放下身段,走出大门,在街头摆摊卖小吃,以求在经济寒冬中找到一丝生机。
在北京,北苑大酒店每天傍晚化身街头美食摊,向路人兜售新鲜出炉的美食。从招牌脆皮烤乳鸽到卤味小吃,价格亲民得令人咋舌——烤乳鸽仅售38元,而店内原价高达58元。据酒店销售总监安文徐透露,自7月28日开摊以来,烤乳鸽的日销量从80只飙升至130只,街头摊位的热闹景象与室内冷清的包厢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即便室外摊位利润率达到10%至15%,也难以弥补室内业务收入的断崖式下跌,包厢使用率从曾经的满员跌至仅三分之一,人均消费更是腰斩至100至150元。
这种“从云端到街头”的转变并非个例。据悉,中国至少有15家豪华酒店加入了“摆摊自救”的大军。重庆JW万豪酒店、武汉世茂希尔顿酒店纷纷推出街头美食,重庆江河假日酒店更是在停车场开设美食摊位后,日收入暴增至6万元。酒店市场营销经理沈秋雅直言:“今年各行各业都在苦苦挣扎,面子不值钱,活下去才是硬道理。”这种略带自嘲的语气背后,是行业对生存压力的无奈与务实。
然而,专家却对这一现象敲响警钟。莫纳什大学经济学教授施鹤玲指出,五星级酒店对街头小吃销售的依赖,折射出中国经济通缩压力的加剧。数据显示,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持平,6月餐饮收入增速从5月的5.9%骤降至0.9%,北京住宿业上半年利润更是同比暴跌92.9%。施教授警示:“高端餐饮业的战略调整只是经济困境的冰山一角,整体通缩风险正在逼近。”
尽管街头小吃为酒店带来些许喘息之机,但顾客的消费观念已悄然改变。在北苑酒店烤肉摊前,顾客陈七坦言,虽然酒店的努力值得肯定,但他已很少入住豪华酒店,原因很简单——收入跟不上开销。研究咨询公司ApertureChina创始人蒋亚玲也表示,在经济低迷时期,消费者更追求性价比与新颖体验,而非高端标签。
更为严峻的是,酒店行业的困境远不止客流减少。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员工魏征透露,许多酒店转向外卖业务以增加收入,每天通过售卖卤鸭、炖鱼和小龙虾等小吃额外赚取数千元,但这只是杯水车薪。安文徐则指出,北京今年更严格的紧缩政策,包括限制集体就餐及公共部门人员饮酒,直接掐住了酒店传统收入的命脉。
从五星级酒店到街头小摊,这不仅是生意模式的转变,更是大环境下的生存博弈。正如沈秋雅所言,面子不再重要,如何在这场寒冬中找到出路,才是摆在每个酒店人面前的终极考题。未来的路,或许还要靠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酒店大佬们,用一盘盘亲民小吃,一步步试探着走下去。
加入我们的讨论区 «点我加入»